Loading
首頁 >> 衛教園地
[1998/3/22] 新生兒期的骨科疾患-嬰幼兒骨髓炎 |
||||||||||||||||
嬰幼兒骨髓炎
所謂骨髓炎是指細菌跑到骨髓腔內定居並且繁殖,因而造成骨骼破壞`化膿`甚至關節破壞`變形…等現象的疾病。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人往往認為骨髓炎只會發生在大人身上,應該不會發生在小孩,更何況是嬰幼兒。由於認知上的錯誤與不足, 常常導致家長不經意的疏忽,以為只是小毛病自然會好,沒什麼好擔心的,往往因此延誤病情造成不良後果,如骨骼變形與關節活動障礙之可能,值得為人父母者警惕與小心!畢竟每一個嬰兒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稍有不慎,不但為人父母擔心自責,身為醫療人員也一定會覺得惋惜與難過。 究竟嬰幼兒骨髓炎是如何發生的? 有何症狀及徵象可以讓我們早些發現? 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才能將骨髓炎的併發症降至最低?不只是醫師責無旁貸的事,也是為人父母所應當共同關切與瞭解的課題。 如何早期發現嬰幼兒骨髓炎? 嬰幼兒骨髓炎早期症狀往往只是關節附近的小小紅'腫'壓痛'伴隨著關節不太敢動,這些症狀一開始可能不太明顯很容易被忽略,有些家長往往以為是蚊蟲咬傷或長癤子而隨便塗些藥膏,有些家長則很離譜以為扭傷脫臼而求助於跌打損傷貼 膏藥’推拿挫捻,不但延誤病情而且非常危險,有時甚至造成骨折的憾事! 嬰幼兒 因不會表達,縱使會比也不見得準確,做家長的碰到這種情形,不妨在溫暖舒適的環境下把小孩衣服解開,仔細觀察小兒是否有關節附近的紅’腫’熱’以及壓痛的情況,同時注意其關節活動是否不正常,一旦有上述各種情形或有所懷疑,可以先帶至附近熟識的醫師那兒,請他先行診察,或者直接帶去給小兒骨科醫師診斷。 診察方法 除了一般的理學檢查以外,有時因病情需要必須做一些檢驗,例如:驗血'照X-光 若醫師懷疑骨髓炎的可能,會建議住院做進一步檢查與治療, 有時因初始症狀輕微,而所有檢驗也在正常的範圍內,但醫師基於經驗及專業判斷,強烈懷疑骨髓炎時,也會給予注射抗生素,以免因不明顯的潛伏期(事實上細菌一直不停的繁殖,持續破壞骨骼,只是外表看不出來罷了)而空做等待,使病情更為惡化; 因為等x-光出現骨骼破壞變化時 往往已經太遲,很多家長不了解這種情形,往往會懷疑醫師的醫術,小則要求轉院,大則興師問罪,委實替有心之醫療人員澆了一盆冷水,甚至因此採取消極保守的治療方式,不但造成醫病關係的緊張,也易使病情更進一步惡化,實在得不償失!其實這也是嬰幼兒骨髓炎既特別又令人莫可奈何之處! 嬰幼兒骨髓炎的分類 依其發作時間長短可分為:急性骨髓炎'亞急性骨髓炎與慢性骨髓炎 三種; 而治療方式,治療時間的長短以及預後情形,跟發作時間長短有很密切的關係。一般來說嬰幼兒骨髓炎越早發現,越早治療,其治療效果越好,後遺症也越少。 晚期發現不但治療較為困難,後遺症也較多,所以如何早期發現以便早期治療 是嬰幼兒骨髓炎防治上最重要課題! 急性骨髓炎 發作較快症狀較明顯,嬰幼兒突然有關節附近(尤其是膝關節)腫脹疼痛,發紅發熱,關節彎曲不太敢動。。等症狀,家長如有警覺並且迅速就醫,倘若能在四十八小時發現而診斷出來,那可算是最幸運的! 因為這時骨髓炎雖已發病但尚未化膿,僅有局部腫脹及壓痛而已,通常只要針對可能的細菌種類,給予抗生素注射而不必開刀即可治癒,但事實上如此幸運者並不多,大部分嬰幼兒被送到醫院時,往往已經拖延一段時日而有化膿的情形,應當特別注意。此時醫師為了確定骨髓炎的診斷,一方面也為了治療的目的,通常會替病患做病變部位的穿刺檢查,抽出來的東西可以送去做細菌染色檢查,細菌培養及細菌敏感試驗,常規檢查’生化檢查’細菌學檢查。。等等,也可以藉此把膿抽掉,對病情幫助很大; 但也不是每次都是如此幸運,有時因膿太少,太黏稠,或部位太小,太深不容易扎到… 種種原因而抽不到東西,所以抽不到膿並不表示沒有膿,這是不得不慎之處! 除了穿刺檢查 X-光檢查之外,早期的血液培養很重要,而骨骼的核子醫學掃描對骨髓炎的診斷也是相當有用而且往往是必須的,其它如: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共振,若病情確有需要也可以考慮做。 亞急性骨髓炎 亞急性骨髓炎一般是不知不覺發生,疼痛及肢體功能缺損輕微,少有全身性症狀(如發燒, 檢驗數據也經常在正常值內,診斷比較困難而且通常會延遲,甚至有一半的機率會被誤為骨骼良性或惡性腫瘤,或者誤以為是幼年型風濕關節炎,這種慢慢發生的特性是因為細菌宿主(病患)與致病原關係改變之故,例如致病細菌減弱或病人抵抗力增強,而產生一種體內環境平衡狀態,造成骨頭雖有發炎但全身症狀並不明顯,以金黃葡萄球菌最容易造成這種情形,白血球數目往往正常; 但紅血球沉降速率(ESR)則通常是昇高的,骨骼X-光變化依骨髓炎進展程度’部位’形態而有不同的變化,從似有似無到骨頭產生空洞,以及新骨增生的情形均有,有時甚至看起來像骨瘤。亞急性骨髓炎通常是由會產生凝固酵素的金黃葡萄球菌所引起除了血液培養之外,骨骼及抽取物的細菌培養也是必須做的,治療上除了抗生素使用外,尚包括:發炎部位括除及沖洗,發炎骨骼的固定,抗生素注射通常須要持續六週左右,在所有症狀都消失且血液常規檢查及紅血球沉降速率(ESR)都正常之後,才可以停止治療,並且要繼續追蹤一段時間。 慢性骨髓炎 引起慢性骨髓炎的細菌常見的有:金黃葡萄球菌, B型鍊球菌,大腸菌,流行性嗜血桿菌,偽膜性菌;而少部分由 白色念珠菌,結核菌所引起。不同的細菌侵犯不同年齡的小孩 如附表一
細菌從何而來? 嬰幼兒骨髓炎細菌究竟從什麼地方來的? 為何會產生骨髓炎? 一般來說引起嬰幼兒骨髓炎的細菌大部分來自: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膚小膿瘍’小疔瘡小傷口感染,這些地方的細菌經由血液循環跑到骨骼末端的骨髓腔內定居並且繁殖起來,引起發炎反應產生膿性滲出液及骨骼壞死,並且會穿過骨骼跑到骨膜下面 引起骨膜剝離甚至穿破骨膜流到軟組織,更有甚者跑到關節腔內造成關節積膿,若沒及時治療時間一久造成死骨,死骨外面會有一層被膜包覆,久而久之,皮膚上會有許多流膿傷口,形成慢性骨髓炎;少部份嬰幼兒骨髓炎的細菌來自臨近化膿性感染的擴散,極少部份則由於外物扎到或開放性骨折造成。 嬰幼兒骨髓炎的治療原則
嬰幼兒骨髓炎的併發症 嬰幼兒骨髓炎的併發症很多,有些可以因早期發現積極治療來防止;有些則實在難以避免。其併發症如下:
結語 以目前骨科醫學的進步的情形來看,嬰幼兒骨髓炎若能早期發現並積極 治療,預後應該不錯,但早產兒及新生兒骨髓炎若合併有敗血症時,情況並 不樂觀,有時會造成死亡的憾事!任誰都不希望這種情形發生. 總而言之: 嬰幼兒骨髓炎根本治療之道,還是在早期發現與積極治療 捨此別無他途,而這有賴家長的高度警覺,醫師的仔細診察與適時妥善的 治療,而在治療過程中,家屬與醫護人員的良好配合是非常重要的,畢竟骨 髓炎才是病患’家屬’醫護人員三者所要共同對付的敵人!
全文完
沈慶源
|